記得小學最要好的同學就住在隔壁,放學後常去她家寫功課,記憶中的好吃點心-麻糬、好喝飲料-擂茶、還有她家的晚餐,鹹鹹香香的特殊味道,實在令人難忘…
客家族群佔台灣人口約1/5強,普遍給人勤儉耐勞的印象,尤其客家女孩更是長輩們的媳婦首選。
想要在最短時間內認識客家、欣賞客家,走訪客家文化館是最佳方式。由於客家族群散居於全台各地,而許多縣市都設立了地方性客家文化館,但規模最大、資料最齊全的當屬國家級客家文化園區,目前共有2座「南六堆、北苗栗」,今天我們的目的地,就是座落於銅鑼科學園區的「苗栗客家文化園區」。
整個園區採低密度、低強度的綠建築設計,規劃有戶外空間、主展館區及附屬設施。從園區入口空橋進入館內,一路走來都是透光的玻璃幃幕,讓人可以在流暢的動線及富有變化的自然光影下,享受觀賞客家文化的樂趣。
主展館內有2樓的常設館,透過展示手法紀錄臺灣客家移民動人的故事、1樓的特展區則以不同客家魅力元素為主題,規劃有全球館、臺灣館、兒童館、文創館及第五特展室等空間。時間有限,趕快進來最重要的常設館吧!
從十五、十六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起,促使全球一股新世代的移民潮,當時的中國大陸正處於政治混亂、經濟不安之際,客家人便因此大舉東渡臺灣移墾。遷徙來臺的客家先民們,數百年來在臺灣落地生根,循著原鄉脈絡,也汲取出新土的養分的成果,綻放出臺灣客家文化多元且豐富的內涵與樣貌!
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牆上的「好客頌」,忠實道出客家人的熱情好客。
新竹新埔義民廟
新竹新埔劉家祠
臺灣客家的傳統建築物多為合院型態,又稱為「夥房」。傳統上客家人一向晴耕雨讀,除了努力耕種之外,也致力於學習新知;客家女性深受傳統禮教的規範,不論廚藝、女紅、農務、教育都要兼備。
晴天下田耕作,雨天在家讀書,動靜兼顧,一點都不浪費時間!
客家女孩從小就跟著媽媽學習手藝,難怪各個都很能幹。
還記得8月份阿貲曾訪桃園觀音的客家村,其中有擂茶DIY活動。擂茶的原則,就是將盆中所有食物用木棍搗碎,過程之辛苦唯有親身體驗過才知曉 。這項工作是客家婦女每天必做的事項。
擂茶DIY活動可參考
【桃園觀音】FUN 學探索樂趣多. 一探「白沙岬燈塔」.擂茶Diy
「正廳」也就是祖堂,是夥房的核心。客家人有「祖在堂、神在廟」的觀念,所以正廳是祭拜祖先的地方;除了晨昏一柱香及一年三節之外,婚喪喜慶、或是子孫功成名就,衣錦還鄉時,都要到正廳向祖先稟告。
為了灌溉較高的農田,先民多在農田旁架設「龍骨車」。由二人或四人一組,手扶橫桿、雙腳踩動轉軸,帶動水槽木製葉片鍊帶,供水到達水槽再引入田裡。由於造型像人的脊椎骨,故稱為「龍骨車」。(先民好有智慧喔~~~)
早期以農耕為主的生活,進入了日治時代之後,日本政府為了充分開發臺灣的天然資源,便展開各項的產業開發政策,其中與客庄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有:焗樟腦、林業、茶業、燒相思木炭、焗香茅、菸業和木雕業等。
<林業>
<焗樟腦>
<茶葉>
<相思木炭>
<菸業>
<木雕>
不只以上產業,臺灣鐵道發展也少不了客家先民的身影喔~
第五特展室近期展出客家特有工藝-油紙傘文化特展
【傘在客家】
由於「傘」與「散」同音,因此漢文化中有送禮忌傘的觀念;或認為傘是鬼魅藏身的去處,因而有屋內不可撐傘的禁忌。
但,對客家人而言,「傘」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喔~
客家人說「出門擎支遮仔,做得抵日頭,乜做得抵雨。」一把傘不僅僅可以遮陽擋雨,還是庇護著客家人的生息繁衍。
【亞洲對話】
隨著製傘技術之流傳,油紙傘在亞洲各地皆創造出不同的文化景觀,藉由蒐羅中國大陸、泰國、日本及韓國紙傘,得以窺探文化渲染之下的差異與特色。
【多子多孫多福氣】
紙油傘除了遮陽避雨的功能外,還有許多精彩動人故事。
現在我們一起在傘下綁上象徵祈福的人字小卡,沿續客家族群賦予紙油傘「人丁興旺」、「圓滿多子」的幸福意涵,同時一起祈求客家文化與紙傘技藝的永續傳承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