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

【花蓮景點】台灣好行-花東縱谷線必訪山城、摩里沙卡◎戀戀林田山、悠悠森坂情…昔日伐木運送人影不斷、今日拍照打卡旅人不斷,往昔山林飄著木頭香、今日山間傳來咖啡香,今昔兩樣情,尋幽懷古趣~

搭乘台灣好行-花東縱谷線二日券,第9站抵達悠悠山城「林田山」,是個尋幽懷古、及品咖啡香的好去處!



林田山位於鳳林鄉,舊稱「摩里沙卡」,又稱「森坂」,即山坡上長滿森林的地方。後來木業常稱木材為森坂。


◎遺世獨立小山城 林田山興盛與沒落
在民國40-50年間,台灣林木業蓬勃發展,林田山與太平山、阿里山及八仙山 並列台灣四大林場
因伐木業而聚集許多工作人員,漸漸有幼稚園、學校、教堂、福利社、攤販市場及醫務所等,形成食衣住行齊全的繁榮聚落,故有「小上海」之稱。




由於林田山秀麗山城類似九份,又有「小九份」美稱。

70年代環保意識逐漸抬頭,民國76年政府禁伐林木 的政策的實施,林場人口流失,使繁榮聚落開始走向歷史記憶。


沒落的宿舍群

◎浴火重生的林田山
民國90年林務局通過專案,將林田山設立為全台首座的「林業文化園區」
讓林場遺留的檜木房舍、運載鐵道、及原始山川景觀與生態等珍貴的林業文化歷史風貌,再度呈現於世人面前。



◎台灣好行-花東縱谷線、踏訪林田山
這次花蓮行,阿貲全靠台灣好行-花東縱谷線,超級經濟又便利喔~
午后抵達「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」,一下車即見長長鐵軌,沒錯!當時砍伐下來的木頭全仰賴火車運送出去。





感恩林田山發展協會理事長及土生土長的導覽員古先生,為我們解說百年林田山林場的興衰與重生…



現下我們步行的馬路,當時是火車行駛的鐵道;旁邊人行道是月台,而後面的房舍當然是候車站,偌大的停車場是貯木場!


眼前的日式宿舍群,曾是熱鬧的員工宿舍。




隨著木業沒落,公路興起取代鐵路,火車也退役了,僅存一個火車頭讓後人緬懷流戀(兼拍照~)





木板座椅
再會啦!親愛的朋友!我即將遠行~

原物料倉庫改建的「林業文物展示館」,收集了當時的生產器具、生活用品等,透過這些歷史文物,讓遊客了解伐木時期的居民生活點滴、及林場作業的辛苦~





當時居民工作之餘,最期待的就是每週放映2至3場的免費電影~



時代雖不同,年輕人追星的心情無二~



老闆,來10斤米喔~卡緊一點,快要丟火燒囉~(快一點,鍋子快燒焦了~)





懷舊卡打車~

來這裡可以欣賞全台最大規模、最完整、最優美的日式宿舍群~





拾階而上,一棟棟高低起伏的日式木造魚鱗黑瓦房,依山而建,錯落有致;隨著石梯越高、景致越發靜謐,讓人不禁讚嘆大自然的恩典!





◎1960年代的高科技-高山鐵路
林田山作業林區深入山林,木材運送靠的就是「架空索道」與「高山鐵路」,民國72年萬榮林道通車,木材改以卡車運輸,森林鐵道從此走入歷史。如今搖身一變成為遊客愛拍、必拍的夯景!




東旭亭」是林場視野絕佳處,因此,1954年在鐵道旁打造一座古典六角飛簷涼亭,當地人則暱稱為「六角仔亭」。
站在亭裡可遠眺東海岸旭日東昇,俯瞰林場的辦公廳及房舍,觀賞整座林場。
後因颱風侵襲將涼亭吹垮,重建後的外觀類似蘭嶼達悟族勇士的帽子,昔日飛簷式涼亭已不復存在。



◎林田山咖啡飄香山城
繼續向上爬,更美、更雅的房舍漸漸明朗~屋前搭起幾支遮陽傘,和洋融合卻也展現另一番風情~




在那階級分明的年代,唯高階主管的房舍才能建在山坡上,而眼前這棟雙併日式建築就是課長級宿舍,已改為林田山咖啡館,兼具遊客服務中心及餐廳功能,供應咖啡茶飲、及輕食簡餐以方便入園遊客。




赫赫有名的「林田山咖啡」,到此一遊怎能錯過呢?
我們入境隨俗的配合日式規矩,脫掉鞋子進入館內,赤足踩在櫸木地板上,真的不會發出聲響,很安靜喔~ 


整體空間以木質為基調,搭配昏黃的燈光,營造出溫馨舒適感;
小小的茶几式桌子與角落古早家具相互輝映。




從格子窗櫺望出,映入眼簾盡是滿山翠綠及古典日式建築,雖不若京都來的多,但林田山確實保存了日本社群在台的文物遺跡。



位於咖啡廳上方,即將新開幕的二館~

焦糖熱拿鐵~

焦糖冰拿鐵~


洛神花飲品~


喜愛山林大自然的夥伴們,不畏深秋寒涼的天氣,紛紛捧著咖啡走出戶外,熱熱的咖啡溫暖著掌心、溫暖著胃也暖心~



這次走訪花蓮「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」,確實有種身心洗滌的舒活感,不論是日式建築、青翠山林、鐵道巡禮、或是香醇咖啡、尋古懷舊…,走走逛逛之間,讓原本混沌不清的腦袋,因再次呼吸到清新空氣而清明了!



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