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

【台北松山】偶們一起玩偶戲.布袋戲*傀儡戲*皮影戲

「順吾者生、逆吾者亡」轟動武林,驚動萬教萬惡的罪魁藏鏡人來了! 

「哈買,哈買,二齒」 


還記得這些偶戲人物嗎?偶戲自傳入台灣以來,從酬神到娛樂,已成為民情風俗、人文信仰和社會環境的一部份,「台北偶戲館」於 2004 年誕生,讓偶們一起回味「」的世界。

 20140817_165044

今天松山區公所為小朋友們辦了一場台北偶戲館參訪活動,希望讓未來主人翁了解一些傳統偶戲~~~

P_20140913_103840_HDR
CIMG1692 CIMG1696 CIMG1697

整個偶戲館分為四區:袋袋相傳-布袋戲區、絲絲入扣-傀儡戲區
影影約約-皮影戲區、偶戲萬花統-體驗互動區


一進入偶戲館,右側金光閃閃的舞台,立即攫取眾人的目光;解說員介紹這就是金光舞台。

CIMG1757

偶戲館派出解說人員幫大家導覽說明,小朋友們都專心坐著聽故事~~~

P_20140913_112948_HDR

布袋戲依時期不同可分三種:
傳統布袋戲-體形最小,約 300 年前清朝時期發展,傳說創始者是一位名落孫山的讀書人,為了賺取還鄉旅費及紓發情緒,而發明這個掌中戲。


P_20140913_113842_HDR P_20140913_113824_HDR

傳統布袋戲都表演內容多以中國章回小說為主,例如三國演義,紅臉是關羽,黑白臉是張飛;

20140817_153939

因為戲偶小無法從臉型分辨角色,多以服裝辨別人物,還有握拳的表示武生,手張開的為文生ㄛ~~~

20140817_153925

台灣早期沒什麼休閒娛樂,除了京劇、歌仔戲外就是布袋戲了,鼎盛時期布袋戲團多達上百或上千個劇團,每個劇團都有自己的秘笈(劇目本)手抄本,為了防止別人偷學自己的特色,劇目內容都是用暗號,音樂也一樣用暗號表示(可見競爭很激烈ㄛ!!!)

 20140817_153645

傳統布袋戲表演用的木雕彩樓~~~
彩樓(一般是有錢人或清朝官員私有的劇場):以神佛壽誕或還願酬神為主,或是接待重要人物,才會開演。

20140817_153431

要製造出盛大的效果就須要配樂,中國傳過來的樂器,分為南管(文雅安靜較難學習,後來日本人統治,這些音樂人多回中國,故留下來的較多是簡單易學熱鬧的北管,北管(北方豪邁較嘈雜,熱鬧)

CIMG1736 CIMG1726

早期布袋戲,開演前多有些特定儀式;
南管布袋戲必先唸咒語
律如令 如律令 如律律如令 律令律令律如令 律如令

北管布袋戲則以燒七星紙代之,然後在鞭炮聲中開演~~~

CIMG1727 CIMG1729

咦!這些偶怎麼帶著濃濃日本風味呢?
沒錯,這是日治時期的「皇民化戲偶」,戲偶服裝採中日式合併,頭上梳著日式髮型,對白也是閔南語與日語交雜,劇情內容也以日本故事為主。


P_20140913_112850_HDR

光復後50年代起,台灣進入政治敏感期,劇團表演前20分鐘都須配合政令演出台灣式的樣板戲「反共抗俄劇」。

當時對台灣民眾聚會頗為敏感,嚴格限制外台戲演出,劇團迫於形式紛紛轉入戲院,以售門票觀賞為主,這就是「內台戲」。

 P_20140913_112833_HDR

金光布袋戲(內台戲)-戲偶體形比傳統大2-3倍,服裝色彩鮮艷加上點綴亮片;.偶頭也變化多端充滿創作空間;人物出場時多伴隨著五彩布條,及利用螢光燈照射,製造出爆炸等舞台效果,藉以吸引鄉親父老買票觀賞

P_20140913_112810_HDR

戲偶體型變大,戲台空間相對也擴大;由傳統木雕彩樓變成大型佈景,為了配合劇情製造戲劇震撼力,單調的傳統鑼鼓也逐漸被西洋樂曲取代,以滿足觀眾的感觀需求~~~

P_20140913_112758_HDR

電視布袋戲(霹靂布袋戲)-體型最大,需要用倆隻手來操控,好處是臉部表情豐富,例如講話時嘴唇會動等,但缺點是太大隻了動作不靈活,很難做翻筋抖等動作。
看!小朋友們親自上台演布袋戲了!

P_20140913_113444_HDR  P_20140913_113437_HDR

接著,我們進入影影約約-皮影戲區
相傳皮影戲源於漢武帝思念妃子李夫人,江湖術士便以她的剪影安慰皇帝。

  20140817_155154 20140817_155356

皮影戲角色分辨不易,基本上白臉代表好人、黑臉是壞人、花臉則為丑角。
僅有側面臉的稱為「五分臉」


20140817_155623 20140817_155629 20140817_155635

皮影戲偶材料多以具透光性佳的牛、羊、驢皮為來源。
頭、身體、手、腿分別裁剪,圖上鮮艷顏料,如此才能做出關節移動的效果。


20140817_155443 20140817_155414

以下這種看起來不像人的偶是印尼皮影戲 ,細長瞇瞇眼的偶代表人物,圓大眼的是動物、神怪…等角色。

一張紙,一支手電桶,就可創造出千奇百怪的故事,這不就是皮影戲的寫照嗎?

 20140817_154956

哇!小朋友們真棒,解說員姊姊一教,馬上學會了!!!

 P_20140913_110423_HDR

我們來後台看看,原來一條龍身上有二個支節點,只要移動此二點就能營造出飛龍的效果了!簡不簡單呢?

CIMG1709

中國歷史最悠久,相傳秦朝或更早以前就存在的偶戲-懸絲傀儡戲
民間俗稱「嘉禮戲」


 CIMG1724

起初用於祭祀、驅邪,所以祭壇左邊供奉鍾馗,又邊是戲神田都元帥

 P_20140913_111934_HDR

台灣偶戲中以傀儡戲最尊貴,廟會中必優先禮讓傀儡戲演出!!!
傀儡戲有南北之分,南部偏重喜慶祈福的的酬神儀式,以台南為代表;北部偏重驅邪禳災的宗教功能,以宜蘭為中心,各具特色。常見劇目有”桃花女鬥周公”、”西遊記”等

  20140817_154520 20140817_154609 20140817_154641

在這些偶劇中,傀儡戲是學習最困難的劇種之一,戲偶身上至少有 16 條繩子,雙耳朵上方各一條,控制頭部左右轉,背部一條,前胸一條,手部四條,手肘,手脘,手背,中指頂部各一條,左右腳各一條,最後兩條在雙手後手肘。

操偶師必須靈巧的操弄十餘條線,才能讓戲偶活起來,你頭暈了嗎?阿貲已經霧霎霎了!

還好現場提供的是簡易型,解說員姊姊正在教大家操縱傀儡戲ㄛ~~~

 P_20140913_112128_HDR P_20140913_112010_HDR

最後還有一個特展區,不定期展出國外的戲偶,感受一下偶的世界充滿驚奇奧妙!!!

 20140817_155723 20140817_155741 20140817_160038 20140817_162448
 P_20140913_115021_HDR

愛耍創意,愛耍偶」是偶戲館堅持的理念。 

讓我大手牽小手一起來了解國內外傳統與現代偶戲的歷史與發展,這裡也不定期舉辦偶戲研習講座及演出活動,愛偶的朋友可以多多利用喔~~~


   CIMG1694

館址:105台北市松山區市民大道五段99號2樓 (京華城百貨旁)
電話: (02)2528-9553 | 傳真:(02)2528-9556|
E-mail:pact@pact.org.tw
開館時間:AM 10:00-PM 5:00 (周一休館)


交通資訊
捷運「國父紀念館站」:
由5號出口離站,沿光復南路往市民大道五段方向前進,過紅綠燈後右轉。步行約10-15分。
市區公車:
202 / 203 / 205 / 257 / 276 / 605 / 669 ﹝京華城﹞下車
204 / 266 / 278 / 282 / 288 / 672 ﹝監理處﹞下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

【新北雙溪】雙鐵低碳遊之訪老街、嚐美食、獨木舟

一早搭乘火車,遠離城市的喧囂,來到靜默的小城,潺潺流水聲,陣陣微風吹,疲憊的心靈頓時清明;上午緊湊的參訪行程,讓大家饑腸轆轆,只想飽食一頓!!!
楊姊說:只要門口貼有「低碳商店」標章的店家都可使用碳匯券消費。

CIMG1827

何謂「低碳商店」呢?就是遵守低碳守則:
不使用免洗碗筷、不主動提供塑膠袋、使用當地食材、
做好廚餘回收、做好垃圾分類、還有提供綠色消費,
這些優良店家我們應該多多支持ㄛ~~~

早有耳聞越南菜好吃,就找阿桃解決民生問題啦!!!

CIMG1938

牆上菜單雖簡陋,卻都是阿貲愛吃的食物,米粉、河粉、炸春捲、手捲(口水快滴下….)
雖然老闆娘的國語不靈光,阿貲有聽沒有懂,還是盡量溝通,「手捲可以不包肉嗎?」阿貲仍然不死心的再問一次~~~(失望中)


CIMG1921

阿桃看阿貲很可憐,特地幫阿貲做了一份沒有加肉的法國麵包,裡面的餡料都是現炒的菜ㄛ,酸甜酸甜特殊的口味真的超級好吃(感恩~~~);

36度高溫,配上越南冰咖啡奶,簡直….說不出話來~~~
泡麵,是老闆找給阿貲的 20 元(好古意的阿桃~~~)

20140830_120102

阿桃是越南新娘,架上陳列的全是故鄉的特產,喜歡越南美食的朋友不妨來嚐一嚐~~~

CIMG1925CIMG1922

午餐時間,慕名而來的人客一波波進入,阿桃與一雙子女忙得不可開交

CIMG1923

沒有台北餐館的快節奏,在這裡就是要放鬆心情,放慢腳步,一邊聊天一邊等阿桃慢慢煮!!!

CIMG1924 

每一碗都是現點現煮,裡頭還有大量蔬菜,熱騰騰端上桌,每位客人都是大口大口地吃,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神情。
料好實在又可口,難怪吃過的人都說”讚”!!!

CIMG1926 CIMG1928 CIMG1929 CIMG1927

隔壁桌的大姊一直在說什麼蛋糕很有名又好吃,阿貲忍不住請教他們,原來雙溪有家老餅店,專門製作古早味蛋糕;熱心的大姊建議阿貲趕緊去預約,不然會買不到ㄛ~~
阿貲小跑步的沿街尋找蛋糕店,終於在雙溪橋旁看到這家名聞遐邇-「海山餅店」。

 CIMG1936

店裡非常簡樸,卻充滿濃濃古早味,阿貲根本沒看見半個蛋糕,只有層層疊疊的蛋糕模!(山城小鎮需要這麼多蛋糕模嗎???)
每天現做的蛋糕,香噴噴的出爐就搶購一空,只有預訂才買的到,難怪阿貲只見模不見糕~~~

CIMG1931

除了蛋糕外,香脆可口的米香也海山餅店的招牌產品,價格實惠介於 70 – 100 元之間;中秋節將近,其實這種酥餅才是台灣的傳統月餅,海山的咖哩酥餅也是饕客的指定款喔!看老闆正忙著裝盒打包,聽說都是名餅有主了呦!

CIMG1930  CIMG1932

你看看!海山餅店的獎牌真不少,歷經 50 個年頭的老字號,稟承古法製造,堅持高品質的做法,難怪大家口耳相傳,生意興隆;拜科技之賜,網購也買得到喔!!!

CIMG1934 

這麼大一個蛋糕才賣 110 元(真便宜….),難怪一出爐就引發搶購,幸好阿貲有先見之明,中午就先下訂等待傍晚取貨~~~
夥伴們下午到海山想碰碰運氣,結果都沒買到蛋糕!!!

CIMG3717

從剖面看,蛋糕體相當細緻紮實,口感鬆軟又帶點Q度,老闆說:他們家蛋糕不惜成本用比較多顆雞蛋,且採用戚風分蛋做法,所以蛋糕較綿密濕潤;沒有華麗的裝飾,反而散發出食物本身的香氣,「綿、柔、潤」令人越吃越上癮~~~

海山餅店
地址:新北市雙溪區中華路2號
聯絡電話:
886-2-24931319,886-2-24931319


CIMG3721

吃飽喝足,養精蓄銳之後,就是讓人期待的獨木舟活動 了!!
穿越林間小徑,途經竹林參天,沿路鳥語花香,彷彿來到世外桃園~~~

CIMG1941

你知道嗎?竹子一天最多長幾公分呢?
答案:120 公分
竹子長多高就不長了呢?
答案:直到竹節處的皮掉了就停止生長


CIMG1942

高聳竹林逐漸轉為灌木林,視野豁然開朗,應該接近河道了吧!!!
  CIMG1944 

看過國家地理頻道或 Discovery 裏,划著獨木舟的情景嗎?好期待ㄛ~~~
四周湖光山色,綠林碧潭,水流平穩又不深,恰好最適合划船了!!!
因為不能攜帶相機,只好向主辦人借幾張照片應應景吧!其他細節就聽阿貲描述啦!

10612546_801719159849520_485029825291845226_n

首先,參加的人必需全付武裝,救生衣、安全帽、防水鞋都不可少;
接著,聆聽教練指導,如何划船?控制船隻方向、如何令船停止不動、及怎麼安全上、下船….


10402531_801719169849519_8446322122686492045_n

一蹲、二坐、三伸腿,耶~阿貲成功地上船坐定位了!!!
「小心!」「蹦~~」撞上其他夥伴的船了,趕緊調頭吧!
「卡~」擱淺啦!
「往右!往右!」撞壁了,這小小的槳在阿貲手中,就像脫疆野馬似的難以駕馭!!


10479089_801719183182851_2450839162562619794_n

「左邊,右邊」漸漸划出節奏,越來越順了ㄛ~~~
「加油!繼續往前划」在教練指揮下我們順利抵達岸邊,結束這場獨木舟之旅。 


雖然下半身幾乎全濕了,但這難得的體驗也是值得啦~~~(奉勸各位朋友,要記得多帶一套褲子與襪子ㄛ!!!)


CIMG1943

體驗河上行舟之後,我們回到鎮上,走訪充滿歷史文化的雙溪老街

CIMG3650

年近 70 歲的大姊,土生土長的雙溪人,看著她瞇起雙眼,思緒彷彿飄到好遠好遠,娓娓道來雙溪的起落興衰~~~

CIMG3664

這座山城是淡蘭古道的中繼站,人來人往絡繹不絕,民國 13 年東線火車通後,一夕落末。
直到民國 5-60 年間煤礦開採,與金九同樣成為酒色迷醉的不夜城;後來煤礦採盡了,雙溪就像敲 12 點鐘的灰姑娘一樣,退盡繁華回復簡樸之色。


CIMG3652

為了重新活絡雙溪,打造低碳、慢活、無污染的微旅遊,環保局推出「雙溪低碳生活藝術祭」,廣邀韓國、日本、中國與臺灣城鄉藝術工作者,完成多處大型低碳生活裝置藝術區。
透過環保與藝術的跨界激盪,再次找回原本閒置或荒廢土地的老故事,並附于新價值了。


CIMG3655

大姊說:這條街以前好熱鬧,人潮不斷;呂式染色工坊也曾盛極一時,客人川流不息!!!

CIMG3646 

由韓國團隊以「記憶」為主題,藉由呂氏古厝重新闡述在地故事。

 CIMG3643 CIMG3647 CIMG3639 CIMG3641 CIMG3642

陽光灑落在石砌土牆上,徒步於靜謐巷弄裡,此時此刻,腦袋一片空靈,只想抓住片刻的寧靜~~~

 CIMG3671

位在雙溪老街的林益和堂中藥店,建於清同治年間,建築立面有著早年街屋流行的彩繪磁磚裝飾,是老街上最醒目的紅磚建築。

  CIMG3673 

現今中藥店仍持續開業,陳年橄欖最有名,吃了會回甘ㄛ!
很多朋友都帶回去當伴手禮~~~
走進裡面,架上陳列的骨董藥具有如展館,宛如穿越時光回到清初年代。


CIMG3688

炎炎夏日最生津止渴的飲品,非酸梅湯莫屬~~~
但不要喝化學酸梅湯,會越喝越渴;林家的酸梅湯真材食料,有濃濃的酸梅味,微甜好喝,重點是很便宜,看清楚了嗎?才 25 元ㄛ~~~


CIMG3690

既然曾經繁華一時,戲院當然不可少~~~
跟著阿貲一起參訪坐無虛席的「東和戲院


 CIMG3693

這裡就是紅極一時的東和戲院,白色板子是當時的螢幕位置,阿貲彷彿看見裝潢華麗的戲院,台下坐滿了盛裝打扮的淑女與紳士;如今…不勝希虛~~~

CIMG3698

對這塊土地有著濃厚情感的在地影像工作者,不忍看著雙溪的繁華歷史九此煙滅,帶領一群孩子、同好者,透過藝術的巧妙構思結合,重整荒廢的東和戲院
利用回收家具佈置場地,以廢棄鋼管創作「綠色之心」,夜間照明設備;
週末夜晚放映電影欣賞,重新活化這個空間~~


CIMG3701CIMG3702

下圖的鋼管就是廢物利用的「綠色之心

 CIMG3700
 CIMG3697

一天的低碳微旅,寓教於樂,阿貲收獲滿滿,真恨不得多長幾顆腦消化吸收知識;同時也體會到舊時代舊故事透過翻新包裝也能再創新風潮,歐洲國家不就是最佳典範嗎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