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

【桃園觀音】觀音海岸自然生態探索樂趣多

說到「珊瑚礁」大家都不陌生,它創造了海底的繽紛燦爛。但「藻礁」卻很少人知道,趁著晴空萬里好天氣,跟著阿貲來趟海邊,吹吹微鹹的海風、聽聽浪擊礁岩的聲響、尋尋岩穴裡的多元生態



走吧~前往觀音鄉保生社區-濱海生態教育園區


下了車,一眼望去整片綠油油的水筆仔,其數量不亞於淡水竹圍,依傍著小溪綿延不絕~~~




順著指示往前行,剛開始路旁大樹林立,越走樹越矮,不過海風襲來,沖散了不少夏日暑氣!





視線突然開闊,僅剩低矮的灌木林!

哇~風車,還是白色的風車ㄟ!
這是觀音鄉獨有的景光,一支支巨型風車聳立西濱沿岸,風車高度達100多公尺扇葉長度也有35公尺最大發電量可達2700
在無所不毒的年代,這可是最環保無污染的風力發電機喔~~~



咦!白中一支綠一支紅,有何差異呢?

原來,這些風車全屬台電所有,只有綠色風車是民營的
至於紅色那支,說來話長;原本台電想為素淨海景增添些許活潑元素,故採用彩繪風車;可是海邊不只濕氣重,風也大,空氣中鹽份含量高,容易腐蝕風車表;需要使用特殊的抗氧化塗料,再加上採用客家畫布也需付版權費,林林種種費用加起來,單單一支風車就需花費400萬,因此只完成一支~~~


什麼是「藻礁」呢?如何形成呢?
藻類一層一層堆疊上去,在全世界屬稀有生態,難得我們台灣也有ㄛ~~~
在桃園海岸就有豐富的藻礁,原本有27公里長,現在只剩下觀音、新屋一代還有生機可言,如此珍貴的自然生態應該好好保護它ㄛ...



我們一群人攜老扶幼的慢慢爬下雜亂石堆,一望無際的海天連成一片,海灘上佈滿一顆一顆小沙粒,正疑惑著 人為?還是自然形成?原來是地下小沙蟹的傑作~~~




繼續往前走,藻礁越來越多,坑坑洞洞的孔穴內暗藏許多生機,輕輕的挪動沙岩,哇~孩子們興奮的大叫,噓!小聲點,不要驚擾這些嬌客,各類品種蝦蟹,生態相當豐富。






白天,潮水退去後,藻礁露出它的真實面貌,在深色的礁體上仔細尋找,就能發現淡粉色或是暗紅色的無節珊瑚藻。藻類家族成員龐大,只有少數幾種有造礁能力,眼前這片藻礁是天然的活地景,薄如紙片的珊瑚藻,一層一層疊生上去,經過漫長六、七千年的累積,才有今日景象。



不同藻類附著就有不同顏色的岩石表層,因此,形成深淺不同色系的礁岩~~~


久居都市叢林的人,不論大人小孩都臣服於自然景觀中,年長者納風聽海,享受海天無際的豁達;年幼者則忙於追逐洞穴中的新朋友;阿貲呢?就善盡補捉真、善、美的一剎那!!!


相關文章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