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吳智慶老師)
錯了,這短短路程,居然讓阿貲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驚喜感,同時,對早期臺北的歷史軌跡,有了更深刻認識與了解,這是身為臺北人應該知道的文史內涵喔!
(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官)
在行政劃分上,「牛埔」範圍不小,包括中山區、北大同區交界地帶。
至於「雙連」名稱由來,就要回溯2、3千年前的台北內海時期,當時只有圓山及少數地方適合居住,且盛產一種叫「烏貝」的食物。
古人沒有垃圾分類、環保概念,剝下的貝殼就往水裡丟,日積月累就堆出了小山丘;吳老師很幽默地說,古人製造的貝殼垃圾,確變成今日的一級古蹟「圓山遺址-貝塚」。想想,歷史軼事真的粉有趣~
歲月流逝,水慢慢退了,剩下二個相連的沼澤地,人們就稱呼「雙連卑」!
舊地名,或許不如新地名來的文雅,但 確能如實反應時代背景及民情風俗,真的具時代意義又很有趣~
至於「雙連」名稱由來,就要回溯2、3千年前的台北內海時期,當時只有圓山及少數地方適合居住,且盛產一種叫「烏貝」的食物。
古人沒有垃圾分類、環保概念,剝下的貝殼就往水裡丟,日積月累就堆出了小山丘;吳老師很幽默地說,古人製造的貝殼垃圾,確變成今日的一級古蹟「圓山遺址-貝塚」。想想,歷史軼事真的粉有趣~
歲月流逝,水慢慢退了,剩下二個相連的沼澤地,人們就稱呼「雙連卑」!
舊地名,或許不如新地名來的文雅,但 確能如實反應時代背景及民情風俗,真的具時代意義又很有趣~
※穿越古今的北淡線
各位大朋友們,還記得以前在台北後站第6月台的淡水小火車嗎?
想當初每天趕火車、佔位子的囂張歲月(嘻~不提也罷…)
隨著時代進步已改為更先進迅速的捷運,且走入的下化,拆除鐵軌後的空地,中山區路段經過綠美化,讓台北市又多了休閒好去處。
從民權西捷運站旁小路出發,沿著綠廊道往雙連走;旁邊種滿臺灣原生種「楓香」,不僅枝葉茂盛,葉子搓揉後還散發出如芭樂般的甜香;楓香樹幹還是培育香菇的段木材料,因此又稱為香菇木。
雖是炙熱暑假,一路樹蔭不斷、偶而微風吹拂,卻也消暑不少;再加上吳老師精彩有趣的故事,讓人聽得渾然忘我~
※雙連-文昌宮
穿出小徑,整個視野豁然開朗,前面是人潮聚集的雙連早市,上午9點多就熱鬧滾滾了!
赫赫有名的文昌宮就在市場旁,加上求功名、求事業的香客,將整條小路擠得水洩不通。
雙連的故事真不少,首先,有注意到文昌宮前的半身銅像及紀念碑嗎?
在那倚靠人力操控平交道柵欄的年代,在雙連站擔任平交道管理員的高施傳,某天柵欄卡住放不下來,他為了救人而犧牲自己,因此,在這裡立了「高施傳義勇紀念碑」感謝他的義舉。
吳老師又講了一個有關文昌宮的故事…
清朝時期,一商人帶著神像來台,經商失敗後返鄉,離開時將神像丟在雙連鐵路旁,淳樸的當地人雖不識何方神明,卻也不忍看祂落難,故撿起並設立簡單的座台,後來才曉得這落難神尊就是文昌帝君。
因為有求必應,經過口耳相傳,香火也越來越旺,後來移到公園入口興建這座文昌廟。
再加上大魁星爺、朱衣神君、關聖帝君、太歲星君,成為五文昌。
(關聖帝君)
祭拜文昌廟可不能隨便買供品喔,必需準備些討吉祥的食物,例如菜頭(好彩頭),鳳梨(旺來),粽子(包中)...
(朱衣神君)
其中魁星爺的故事也很離奇喔~
話說魁星爺在人世時,是位飽讀詩書的文人,進京趕考也中狀元,就在他面聖時,皇帝覺得此人長相難登大雅,就撤銷他狀元資格,一屆文人雅士怎堪如此羞辱,故憤而自殺。
死後他跟老天爺告狀,因此,上天封他為「魁星爺」還他一個公道。
從文昌廟後面出去,哇!簡直是美食天堂,「燕山湯圓」是老字號,價廉物美又好吃,因此吸引許多饕客上門。
也有南洋美食喔~
※敕使街道(中山北路)
可以想像嗎?清朝時期的中山北路僅是牛車行走的小徑;日治時期,日本天皇為了紀念攻台殉職的將軍,建造了「台灣神社」,就是後來「圓山飯店」的位址。
可以想像嗎?清朝時期的中山北路僅是牛車行走的小徑;日治時期,日本天皇為了紀念攻台殉職的將軍,建造了「台灣神社」,就是後來「圓山飯店」的位址。
天皇每年必須從總督府(現在的總統府)到神社祭拜(圓山),因此,將原有的牛車小徑擴建為台灣第一條國際大道,共有六線道,同時美化兩旁沿途街道、及開始建設附近地區,此路稱作「敕使街道」。
從台北車站到劍潭一帶,開設台北第一座公園-圓山公園;台北第一個綜合運動場,可以打野球、騎馬等活動的中山足球場;還有修理火車頭的營造場,現在的大同公司,及馬偕醫院等重要建設。
當時許多有頭有臉的日本人都紛紛進駐這裡,形成所謂的九條通,條條通「敕使街道」。
穿梭巷弄間,仍不時可見日式餐廳、及和式賓館的蹤跡!
穿進巷弄裡,新穎高樓環繞下,日式平房特別顯眼,這原是日本長官的宿舍,後來變成蔡瑞月舞蹈社。
蔡瑞月出生台南,是民初的舞蹈家,也是台灣現代舞的創始者。
她曾留學日本研究舞蹈,旅日期間,隨舞蹈團赴越南、新加坡、馬來亞、緬甸及日本各大城市演出。
回國後不久經歷228事件,雖入獄多年仍不放棄對舞蹈的熱情。
1953年底,為實現擁有獨立演出場地的夢想,讓她找到中山北路二段這棟橫形日式房舍的現址,格局理想,改造成蔡瑞月舞蹈教室。
1994年為建立捷運,舞蹈社面臨了拆毀的命運。後來在各界請命、奔走下,發起了臺北藝術運動 名為「從這個黃昏到另一個黃昏」,希望爭取保留舞蹈社,成立一個「藝術文化特區」,讓這個充滿歷史與記憶的地方能夠被留下,並爭取一個在都市中的藝文空間。
蔡瑞月舞蹈社就如同蔡瑞月女士的一生,充滿波折與磨難,卻成就不凡的生命,更印證了「不經一番寒徹骨、焉得梅花撲鼻香」!
蔡瑞月舞蹈社
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48巷10號
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48巷10號
還有,當時的美國領事館設在「敕使街道」上,就是現在的「台北光點」。
外觀為白色的二層樓洋式建築,風格類似美國南方的殖民式樣,平面略成方形,入口朝北,東側突出迴廊可供遮蔽之用,室內則採中央走廊梯間佈局,廊柱為簡潔的希臘柱式。
後面這間「光點電影院」就是以前的車庫,當時達官顯耀來訪,黑頭車都直接開進車庫,可以避開日曬雨淋;蔣宋美齡即是當年的常客喔~
經營主題定位為「結合古蹟魅力與電影藝術,成為創意交流的場域」。
希望為國內藝文創意產業工作者 提供一個聚會場所,一個創意的發生點。透過影展、講座、工作坊 等各種活動,讓跨領域的意見得以交流,進而激發更多創意。
期待古蹟空間與電影結合,產生新的樣貌,讓古蹟的歷史意義結合影像藝術,增廣文化視野,並涵養文化深度。
台北光點
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號 (捷運中山站旁)
02-2511-7786
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號 (捷運中山站旁)
02-2511-7786
哇!2小時的中山區導覽,精彩無比,彷彿一場穿梭臺北古今的旅程,讓自許為台北通的阿貲也不得不佩服吳智慶老師的博古通今,真是場十足的老台北深度之旅…
山水人文協會 http://s3s4.myweb.hinet.net/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那附近我常去
回覆刪除但不曉得那邊還能做那麼人文的玩法
讚啦